家用涂料從用途上來說,主要分為墻面漆、木器漆、鐵器漆、玻璃漆、鋁材漆等幾種。
從原料上看分為油漆和水性漆。
油性漆的稀釋劑成分為苯,二甲苯等高污染有害物質。歐美國家早已嚴格限制油性木器漆的生產和使用,但在國內目前還有不少使用的。水性漆的溶劑是清水,要比油性漆環保得多。
水性漆按原料可分為三類。
第一類是以丙烯酸為主要成分的水性木器漆,其主要特點是附著力好,不會加深木器的顏色,但耐磨及化學穩定性較差。因其成本較低且技術含量不高,成為目前市場上的主要產品。
第二類是以丙烯酸與聚氨酯的合成物為主要成分的水性木器漆,其特點是在丙烯酸漆的基礎上,增強了耐磨性及化學穩定性。
第三類是百分之百的聚氨酯水性漆,其耐磨性能甚至達到油性漆的幾倍,是目前水性漆中的高級產品。
水性漆按原料在水中的形式可分為水溶型、水稀釋型、水分散型3種。
在眾多種類當中,墻面上的乳膠漆是家裝中常用且使用量大的一種,下面就詳細說說乳膠漆。
通常所說的乳膠漆即為水分散型水性漆,所謂水分散型是指乳液在乳化劑存在下,于機械攪拌的過程中,在水中形成分散乳液。乳膠漆配方已經相當成熟,通過對各種成分不同比例的搭配,可以對產品的化學性能和物理表現有很準確的把控。雖然各國對乳膠漆有害物質限量松緊有別,但衡量標準都達到了毫克級別,所以乳膠漆的生產過程,原材料成分含量、有害物質釋放量都能做到有標準可依、可查。
部分高品質的乳膠漆已經可以做到當天涂刷,當天入住,而入住者不會對氣味產生任何不良反饋。
乳膠漆的主要成分為水,助劑(增稠劑,分散劑,消泡劑,成膜助劑,防凍劑等),顏填料(鈦白粉,碳酸鈣,滑石粉,高嶺土等),成膜物質(乳液)。其中鈦白粉和乳液是重要的成分。
鈦白粉主要由二氧化鈦構成,作用是增加遮蓋力和白度。乳膠漆的配方里如果調高鈦白粉的用量,即使工人手藝不夠好,墻面基層處理的有欠缺,刷上去后也能把那些瑕疵遮蓋住。而且加更多的水來稀釋時,對遮蓋力的影響也不是很大。
乳液的作用是形成漆膜,如果提高配方里的乳液含量,刷出來的漆就會有飽滿的漆膜、細膩的手感和迷人的光澤度。但乳液含量的升高即意味著鈦白粉含量的降低。所以漆膜好的漆,對基層處理和工人手藝的要求非常高。
現實的情況是,國產漆鈦白粉含量高,進口漆則是乳液含量高。鈦白粉成本幾千塊一噸,而乳液則要十多萬一噸,這也是進口漆價格都比較高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不同的原料選擇傾向造就了國產漆和進口漆各自的特點。
國產漆因為遮蓋力好,對工人手藝要求低,且兌水比例適當增大不會對成品產生明顯影響,但幾乎沒有漆膜。國產乳膠漆多數是啞光漆,優點在于能夠遮丑,即使墻面做的不平整,啞光漆刷上去也很難看出來,缺點在于漆面觀感質量相對較差。
進口漆的兌水比例需嚴格按產品說明要求執行,因遮蓋力差,所以對基層要求很高,如果工人手藝不夠好,刷完進口漆,基層處理的缺陷會立馬顯現。但如果工人手藝夠好,終產生的漆膜不光會帶來優秀的手感和光澤度,還有可涂畫擦洗的功能。進口乳膠漆大部分為絲光,外觀很漂亮。
涂料是刷在特定的物體表面的裝飾物/保護層,這個特定物體就是基層,比如木器漆的基層就是木材。乳膠漆要刷在膩子上。將膩子粉用液體攪拌成膏狀,批刮到墻壁上再打磨平整,這就是乳膠漆的基層。在油漆工的工作過程中,可能有80%的時間都是在進行基層處理,可見基層的重要性。
基層處理需要用到的東西有:嵌縫膏,找平膩子,滿批膩子,接縫帶,玻纖網格布,PVC陰陽角線條,防銹漆,砂紙,燈泡,美紋紙,毛刷,滾筒/噴涂機。
在家裝中,膩子一般刮在水泥墻和石膏板上。做基層處理時,首先要在水泥或石膏板表面涂刷一層界面劑,也叫墻錮,作用是增加膩子和墻的結合力,如果不刷界面劑,時間長了膩子可能會脫落。
在房屋進行水電改造時,難免會在墻體上開槽,而兩塊石膏板之間,也需要留5毫米左右的縫隙。做基層處理時,要用嵌縫膏把這些槽補上。為防止墻面出現開裂,一般在找平膩子之后,貼上玻纖網格布再進行滿批膩子。
石膏板做吊頂時,表面會有很多鐵質的自攻絲,為了避免日后自攻絲生銹,需要先用防銹漆涂抹釘子,然后用嵌縫膏補好釘眼
補完槽和釘眼,就進入批膩子環節。從成分上來說,膩子分為石膏基和水泥基,石膏基干燥快,施工相對容易,防潮性也好于水泥基膩子,是現在使用比較多的膩子。
石膏基膩子從用途上來說分為三種:
1:找平膩子
水泥墻一般不會很平整,在刷完界面劑后,需先用找平膩子把墻體盡量做到平整。如果一次批刮不能把墻批的很平,第二次批刮宜等第一次的表面凝結后進行,每次批刮2-3毫米。找平膩子并不需要把所有墻面頂面都批滿,只需要在凹凸不平的地方用其找平即可。
2:滿批膩子
找平膩子做完后,墻面基本平整,這時用滿批膩子對所有需要刷乳膠漆的地方進行批刮。視墻體情況批刮2-3遍,每次厚度1毫米左右。
3:嵌縫膏
嵌縫膏的硬度要大于滿批膩子,用途見上文。
三種膩子粉價格一般在每袋30元以上,而好一些的則要七八十元一袋,好膩子粉在攪拌的時只添加清水,不需其他任何膠水。
是將膩子打磨平整,打磨完畢后,墻面的基層處理就做完了,這時可以選擇是貼壁紙還是刷乳膠漆。
刷漆,須先刷選定型號配套的底漆。底漆的作用一是抗堿,因為水泥和石膏都是偏堿性的,時間長了堿性物質會逃逸到墻壁表層對面漆產生破壞,所以需要用底漆封閉基層達到抗堿效果,二是防霉,裝修幾年后有的墻角處會有發霉的痕跡,原因之一就是裝修時沒有刷底漆。三是可以提高面漆的附著力,同時也能節省面漆用量。因為膩子干燥后表面并不是封閉的,而是有很多微小的孔,如果不刷底漆,面漆就會順著小孔滲透進膩子里,造成漆膜表現不好以及面漆的浪費。底漆稀釋率一般在30%左右,只需涂刷一遍。
面漆一般涂刷兩遍,需要注意的是面漆稀釋率一般不超過20%,如果是色漆,顏色越深,稀釋率需要越低,深色面漆稀釋5%,如果加水過多,色漆很容易刷成大花臉。即使是白漆,加水過多也會導致漆膜變差,觀感不好。
關于涂刷方式,分為機器噴涂,滾筒滾涂,以及特殊效果漆的刮涂。
機器噴涂的優點是均勻,漂亮,不會出現滾筒印。缺點是損耗比較大,有1/3的漆都浪費在噴嘴噴出去時的損耗上了。另外因為噴涂出的漆膜很完整,如果墻面被磕碰后,想用滾筒修補,很容易出現色差和漆膜觀感不一致的情況。修補時想達到效果只能整面墻重涂。另外,噴涂需要把乳膠漆加大稀釋量,否則漆太稠的話機器吸不動,噴不出來,但這會導致漆膜不夠細膩豐富。
用輥筒滾涂的好處是漆的損耗少,漆膜紋路和厚度可以自由掌控,修補簡單。缺點是亮光漆容易留下滾筒印,需要手藝高明的師傅來操作。
滾筒價格從五塊錢到上百元不等,高檔滾筒的毛會短一些,涂刷的時候比較省漆,而且做出的漆面紋路細膩;低價滾筒毛比較長,每次蘸漆量大,刷出的紋路會比較粗獷,需要多次輥動收光才能讓漆膜紋路變細,同時也會造成漆的浪費。
兩面墻交界的地方,墻角是凸出來的叫做陽角,凹進去的叫做陰角。常用的方法是在陰陽角處加入一根PVC角線,這樣做出的陰陽角會比較直。
乳膠漆是水性的,物理性能會受到氣溫和濕度影響,所以在涂刷時溫度需要在5-40℃,空氣濕度在85%以下。否則可能出現一些如起泡等不可預料的小問題。
大部分乳膠漆出廠時都是白色,刷色漆時,需根據該品牌的官方色卡選擇顏色。